-
关于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关于组织开展广东省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 来源: 广东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发布日期: 2016-06-30粤科函高字〔2016〕1113 号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委)、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各有关单位: 为顺利组织开展我省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以下简称《认定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以下简称《工作指引》)的规定,结合我省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企)工作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安排 2016年高企认定工作采取常年申报、集中受理、定期评审的方式进行。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网址:http://pro.gdstc.gov.cn/,以下简称“政务平台”)高企申报模块常年开放,企业可自由选择时间填写高企申报信息。 2016年高企评审工作共3批次,地市科技部门完成网上推荐及报送材料至省科技厅受理窗口的截止时间分别为7月29日、8月29日和10月21日。企业向所在地科技管理部门提交申报材料的截止时间以地方通知为准。 二、申报条件 (一)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不含深圳)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且符合《认定办法》第十一条有关规定。 (二)2010年通过高企认定,且2013年通过高企复审的企业,高企资格到今年终止,须按程序提出高企认定申请。 (三)2013年通过高企认定的企业,资格到今年终止,无需提交高企复审申请,须按程序提出高企认定申请(按照《工作指引》要求,今后高企认定不再设复审环节)。 (四)企业名称发生变化的,须先完成高企名称变更,再进行高企认定申请。 三、申报程序 (一)网上注册登记。企业分别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网址:http:// http://www.innocom.gov.cn/,以下简称“国家高企网”)”、“政务平台”完成注册。 1.国家高企网注册。企业须于规定时间内在“国家高企网”上注册账号,选择市科技局作为注册机构,按要求填写《企业注册登记表》,并向市科技局提交证明企业依法成立的相关注册登记证件。市科技局结合有关资料审核企业注册信息,审核通过后激活企业账号。 企业以前已完成注册且地市已审核通过的,不得重复注册,须用已有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2.政务平台注册。企业通过“政务平台”注册获取用户名和密码。企业注册时需要填写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管理员信息、主管部门、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新注册单位默认以组织机构代码为“政务平台”的登录账号,企业注册时需准确填写组织机构代码。每个企业只能在“政务平台”注册一个账号,已在原广东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注册过的企业无需重新注册,直接使用原来的用户名密码登录“政务平台”。政务平台网上注册操作指引详见附件1。 企业以前在“政务平台”注册过但现在发生工商更名,需在“政务平台”更名模块提出申请,由企业所在地的推荐科技部门审核后完成更名。 (二)填写、提交认定申报材料 企业只在“政务平台”填报高企认定申请资料。 1.填写完善单位基本信息。企业使用单位管理员账号登录“政务平台”,在“系统管理—单位信息管理”功能菜单下,填写完善单位的基本信息、单位融资信息等。 2.填写申请书。在“申报管理—项目申请—填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模块,按要求填写认定申报信息、逐一上传附件材料,完成网上填报。网上申报书填报注意事项见附件2。 (三)现场核查 科技部门需对企业认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严格把关。各地市科技部门(珠三角地市延伸至区县级科技部门)收到企业申报材料后,需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地核实企业申报信息(在高新区的企业,请高新区的科技部门协助地市或区县科技部门做好企业情况核实工作),客观记录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填写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初步核实意见表”(附件3),并在政务平台模块上传对应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初步核实意见表”。 四、申请材料要求 (一)申请材料内容。 申请材料分为网上申请材料、纸质申请材料两部分。 1.网上申请材料 企业在“政务平台”上按高企认定申请模块要求填写相关申请信息及上传附件材料。 2.纸质申请材料 企业在“政务平台”的填报材料,在地市审核通过后方可打印。申请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按以下顺序,装订纸质申报材料: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政务平台”打印并签名,加盖企业公章)。 (2)证明企业依法成立的相关注册登记证件。 (3)上一年度1月份、3月份、9月份、12月份共4个月份的个人所得税缴纳人数汇总数截图或社保缴纳人数证明材料(只需汇总数,加盖企业公章)。本企业科技人员名单及其工作岗位等。 (4)盖有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章的2013—2015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和表一)复印件。 (5)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实际年限不足3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 (6)经具有资质并符合《工作指引》相关条件的中介机构(企业自行选择符合要求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经营不足3年的企业,按实际年度出具审计报告)和近1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 (7)研究开发活动材料:项目立项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结题验收报告等。 (8)有效知识产权材料:知识产权授权证书或授权通知书及缴费收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摘要,通过转让、受赠、并购取得的知识产权需提供相关主管机关出具的变更证明等材料。 (9)科技成果转化证明材料:成果来源可从专利、技术诀窍、项目立项证明等方面提供证明材料;转化结果可从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推广应用证明、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方面提供材料。 (10)研发组织管理水平材料:研发组织管理制度、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研发机构建设及设备设施、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创新创业平台建立情况;科技人员的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优秀人才引进,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等材料。 (11)出具企业研发费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的中介机构应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执业证书复印件、全年月职工平均人数、注册会计师人数等相关证明材料,作为附件附在专项审计报告后。 (二)申请材料编制要求。 1.“政务平台”填报后生成带水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并与相关附件材料合订成册,各种附件材料分类置于申请书后面。 2.所有纸质申报材料需按规定的顺序装订,逐页编制总页码,并在每份申报材料内提供材料总目录和相应的页码范围。 3.纸质申报材料需胶装,只提供1份正本。 4.纸质申报材料内容须与系统填报内容一致,否则无法进入评审程序。 省科技厅 省财政厅省国税局 省地税局2016年6月30日
-
“香山”商标“回归”中山沉香业
“香山”商标“回归”中山沉香业 记者近日从不久前闭幕的第六届中国(东莞)国际沉香文化艺术展览会主办方获悉,经过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的严格评审,2015年全国沉香行业评选结果揭晓,共有五项大奖花落中山,其中,中山市国雅沉香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香山”牌沉香荣获“十大知名品牌”。 国雅沉香前身为“中山市博雅沉香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目前种有沉香约5万多亩,遍布于中山及粤西地区,研发总部设在中山港口镇,目前拥有沉香线香、沉香精油、生活养生香等一系列加工产品。该公司当初在申请注册沉香产品商标时,原本打算注册“香山”牌沉香,但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查询发现,适用于香料类行业的“香山”商标早已被别人抢注,该公司只好注册别的商标名称。 随着该公司今年4月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Q板挂牌上市,并启动新三板转板上市计划,国雅沉香集团董事长吴照初认为,中山自古就是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山”,“香山”商标更能传载中山沉香文化和历史意义。于是,吴照初主动找上门与注册者洽谈“香山”商标转让事宜,经过多次协商,最终在今年10月以高价从抢注者手中买下“香山”牌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香山》商标注册证书。使“香山”商标真正“回归”中山沉香业。 据介绍,第六届中国(东莞)国际沉香文化艺术展览会上,中山市国雅沉香股份有限公司摘获五大奖项,企业负责人吴照初获评“中国沉香产业发展推动者”称号和“中国沉香文化产业人物”称号。 (中山日报)
-
我省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优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环境 ——今年高新企业培育补助金预算20亿
我省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优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环境 ——今年高新企业培育补助金预算20亿 南方日报讯 (记者/林亚茗 通讯员/叶青)今年以来,省科技厅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截至目前,省科技厅与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部门密切合作,制定出台可操作的7项关于科技创新配套政策的实施细则。同时,我省在促进企业研发、高新企业成长及科技与金融结合等方面也完善了法规,为“打造广东创新高地”创造良好环境。 据了解,我省今年出台的有关加快科技创新政策,包括推动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创新产品与政府远期约定采购、创新券后补助等,都属于在国内先行先试政策。省科技厅与省财政厅出台有关激励企业研发的方案,在继续落实高企认定税收优惠、研发费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基础上,新增设立企业研究开发补助资金,今年已经向各地市预拨付14亿元,以推动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另外,我省还新增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补助资金,2015年预算20亿元。
-
三一重工在新西兰打赢商标官司
三一重工在新西兰打赢商标官司 三一重工今天传出消息,新西兰高等法院日前驳回戴姆勒关于三一重工侵犯其三叉星商标的上诉。这是三一重工继在英国胜诉后,在与戴姆勒的商标诉讼中又一次获胜。商标上的顺利确权意味着即使是强势如“三叉星”,也无法阻止三一重工海外拓展的步伐。 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于1909年正式使用三叉星商标。1911年,该商标在新西兰投入使用。2006年8月,三一重工在新西兰申请商标注册,并获得批准。戴姆勒反对三一重工商标的注册,理由是三一重工的商标与戴姆勒三叉星商标相似,极易造成商标混淆和欺骗。 在新西兰高等法院的判决中,法官柯林斯认为,两个商标都涉及一个圆圈和一个与边缘有重叠部分的三叉型图案。三叉型图案以类似的方式排列在商标中,但是这些相似之处都是次要的。一方面,戴姆勒商标的简洁性引人注目;另一方面,三一重工的商标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旋转的转子,是一个复杂的设备。三一重工和戴姆勒标志的设计元素在视觉或概念上并不相似。相关市场的购买者不会混淆三一重工与戴姆勒的商标。 基于以上原因,戴姆勒的上诉被新西兰高等法院驳回。 2006年,三一重工将公司的图形标识和文字“SANY”作为商标申请在英国注册,当时戴姆勒-奔驰公司即对三一商标的注册表示反对,要求对该商标进行异议审查。2009年10月23日,英国伦敦高等法院做出判决认为,没有证据充分说明三一标识的表现形式接近三叉星标识。该案的审判结果也意味着戴姆勒再也不能以相同理由向欧盟任何一个成员国提起诉讼,此案也被称为“中国知识产权国际胜诉第一案”。湖南日报(记者 唐爱平 通讯员 何琳玉)
-
小榄镇举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入库培育”座谈会
中山 小榄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
中山高新技术企业三年要翻番
中山力争到2017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4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8%
-
阿里巴巴真能独霸“海淘”商标?
摘要 : 超过88%的“海淘”商标由“阿里系”申请,那么“海淘”会被阿里巴巴独占吗?
-
广东省高新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二
广东省高新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二 28日,广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在广州组织召开全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启动会。会上透露,自2008年国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管理办法以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已达9289家,约占全国的13.7%,居全国第二。广东省财政设立了高新企业培育专项资金,从今年起三年内将投入60亿元,入选企业最高可获得500万元补贴。广东省存量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机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全广东省科技创新主力军。日前,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作方案(2015—2017年)》,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广东省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全广东省相关会议上强调:抓高新技术企业就是抓住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牛鼻子”;全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加快推进高新企业的培育工作,倒逼企业在技术攻关、成果应用、人才引进、科研投入、企业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全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启动会上,广东省科技厅领导重点介绍了即将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据介绍,入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的企业将获得10万元—500万元的奖励补贴。广东省将重点支持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强度大、注重产学研合作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希望以此使广东省高新企业培育库在培企业在三年内超过10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0家以上。(记者林亚茗通讯员叶青)
-
苹果手表因名字侵权将无缘瑞士及苹果表为啥不叫iwatch?iwatch的商标权在别人手中
苹果手表因名字侵权将无缘瑞士及苹果表为啥不叫iwatch?iwatch的商标权在别人手中 4月5日消息,瑞士是传统钟表奢侈品制造大国。但是,Apple Watch恐怕得等上一阵子才能在该国市场亮相了。 依据瑞士传媒RTS的说法,由于来自手表品牌李奥纳德的专利之争,苹果将无法在该国使用其著名的苹果标志或者“苹果”这个字眼。任何延缓都将是暂时性的,该专利将于今年12月5日到期。Apple Watch是苹果自iPad以来推出的首个全新产品类别,也是CEO蒂姆·库克(Tim Cook)执掌公司以来的首个全新产品,因此备受外界关注。Apple Watch将于今年4月10日开始展示并且供消费者体验,全面登陆多国市场的日期则定在了4月24日。 作为潜在的全新竞争对手,瑞士钟表厂商显然会紧盯苹果的智能手表不放。通过推出售价高达17000美元的产品,苹果将首次尝试进军奢侈品市场。苹果与负责知识产权事务的瑞士联邦机构都没有立即置评。 苹果公司的产品线大多以“iXXX”命名,无论是apple iphone”、”Apple ipad”还是“Apple ipod”,都是如此。到了Apple watch,缺少了一个“i”甚至让不少媒体调侃,“看起来像是没头脑”。在去年9月份发布后,它的奇特命名方式更是让公众猜破头脑。 当时,路透曾报道,苹果前任品牌战略高管艾伦.李恩斯称:“现在已经入新时代,如果以”iwatch”命名,会给人一种老套的感觉。此外,AppleWatch可能会像Macintosh一样,形成一个产品系列。 如今,这个谜底已经解开:OMG Electronics公司(又名2“高迪数码”,国内厂商)已经在2012年9月申请注册了这个商标。并且这家公司还在12年9月之间在网站Indiegogo上众筹生产这款“iWatch”,目标是10万美元,最后呢只筹集到来了1434美元,自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商标权一直保留在OMG Electronics公司手中。 而“iWatch”商标在其他国家也是被争得头破血流,名为M.Z.BergerCo的公司在2007年6月就注册了这个商标,但被斯沃琪(Swatch)告上法庭,理由是名字太过相近,会干扰Swatch用户。在欧洲,一家名为Probendi的公司从2008年就保有“iWatch”商标,并且在官网声明要起诉在这个地区所有侵权的厂商。曾有报道称,Apple watch未进入瑞士市场也是因为商标问题。 从iphone到ipad,苹果总面临商标被提前注册的问题,iphone是从思科手中买下的,ipad进入国内市场也与一家厂商经历了一场马拉松式的诉讼。
-
为中华之崛起而炒知识产权
炒知识产权却能够真正实现财富的保值与增值!因为知识产权最大的不同在于稀缺性和唯一性。炒知识产权有保障。